近年來,預制菜加工業迅猛發展,成為現代餐飲行業新模式新業態。預制菜產業關乎民生日常生活,事關社會食品安全,其健康發展已引起了各界高度關注。2023年“中央一號文件”特別強調要“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”,2024年3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六部門聯合發布《關于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》,旨在強化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,促進預制菜產業健康發展,保障人民群眾食品安全。
01
現狀
據統計,2023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為5165億元,預計到2026年市場規模超過10720億元,將成為下一個萬億級市場。隨著城市生活節奏的加快和人們消費習慣的改變,無論是家庭聚餐、辦公用餐還是野外露營,預制菜逐漸成為餐飲消費重要選擇之一。我國新建或進入預制菜行業的企業持續攀升,五芳齋、知味觀、麥子媽、大希地、寶盛、百珍堂、祥泰豐等知名企業快步進入預制菜產業,涌現出了佛跳墻、酸菜魚、豬肚雞等一批網紅爆款,預制菜市場競爭日趨激烈。
02
問題
預制菜市場火熱的背后,其規范生產和安全隱患不可漠視,調研發現預制菜產業暴露的突出問題表現為:一是預制菜食品安全堪憂。消費者對預制菜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關注度呈現出極高的上升趨勢,2024年央視3.15向社會曝光了“御徽緣梅菜扣肉”預制菜使用了劣質槽頭肉事件,食品安全得不到已成為消費者選擇預制菜時面對的困惑。二是預制菜行業標準缺失。目前國家層面尚無出臺強制性或引導性的預制菜國家標準,預制菜產品研發、生產制作、冷鏈物流、市場銷售等環節缺乏統一的標準規則和識別規范,導致預制菜生產“無章可循”,市場監管“無標可依”。三是預制菜市場競爭失序。預制菜行業門檻相對較低,大量中小企業紛紛涌入市場,導致競爭趨于無序,不少個體工商戶采用作坊式加工模式制作預制菜,部分規模企業在產品質量、品牌影響力及技術創新等方面亦存在把控不嚴、品質參差不齊問題,對行業健康發展產生了不良影響。
03
建議
為守護預制菜食品安全,保障消費者權益,促進預制菜產業規范管理和健康發展,對此提出四方面建議:
一是順應發展趨勢,超前謀劃產業未來發展規劃。從全國統一大市場改革要求出發,統籌謀劃預制菜產業發展的長遠規劃部署,明確產業發展協調機構,盡快出臺產業發展規劃,完善產業發展政策體系。
二是著眼品質風味,制定高水平產業標準體系。要讓預制菜成為民眾認可的“放心菜”,制定產業標準體系刻不容緩,盡快研制出臺國家產業標準體系,突出區域特色風味標準品質,強化標準體系實施應用示范創建。
三是綜合組織施策,推動全產業鏈健康發展。建立產業園區促進集群發展,創新科技全面提升產品品質,培育龍頭企業創立特色品牌,通過規模、品質和品牌三重效應,推動預制菜產業向集聚化、品牌化、專業化發展。
四是強化社會安全,完善全產業鏈品質市場監管。按照“四個嚴”標準,從源頭到餐桌,強化預制菜全周期全流程監管,推動企業加強自律完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,建立健全預制菜產業鏈供應鏈溯源機制,優化食品安全的社會共治格局。
浙江省質量科學研究院之江質量與標準化智庫
余子英、江利良、吳亞蓮、陳旭文、袁李璟一